防疫在家上班上課別老是坐著 4組親子運動快來動一動

樂親子
By NOW健康
發布時間:2021-06-24 22:10:00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新冠病毒疫情嚴峻,大多數上班族與學童已改為在家上班與上課,因應疫情政府再宣布延長3級警戒,居家使用電腦辦公或上課也再度拉長,長時間在家容易久坐,往往讓人忽略了身體活動,根據《英國運動醫學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4月份發表的調查研究,以美國近5萬名確診病患為對象,發現長時間不運動比起每周運動150分鐘的人,確診後住院率高出2.2倍,重症加護率增1.7倍,死亡率更多了1.49倍。

24小時最熱


該研究指出,即便只有少量運動,對感染率、重症率、死亡率都有正面的減輕影響。康聯生醫運動管理師趙威婷提醒,在居家防疫時期,大家更應注重適度運動,幫助維持肌肉量及肌力,提升代謝與免疫機能,並鞏固身體保護機制。


在家期間,家長也可以善用家裡現有的道具,帶著精力旺盛的小孩一起進行簡單的運動,達成運動健身的效果也同時增進親子感情,適度的活動還能幫助消耗孩子的體力,對晚上睡眠狀況也大有幫助。更重要的是,多運動做好體重控制,避免在家防疫體重直線飆升。


以下是康聯生醫運動管理師鄭巽元帶著寶貝示範4組簡易安全又有趣的親子運動,歡迎大小朋友一起來動一動!


【示範1】相撲深蹲:訓練臀腿肌群


1. 雙手牽起寶貝的單/雙手(如圖1)


▲雙手牽起寶貝的單/雙手。(圖/康聯生醫提供)


2. 雙腳張開約肩膀寬度的2至3倍,腳趾朝外約45度(如圖2)。


▲雙腳張開約肩膀寬度的2至3倍,腳趾朝外約45度(圖/康聯生醫提供)


3.彎曲膝蓋,臀部朝下、朝後降低,盡量使大腿與地板平行,並確保體重保持在腳後跟(不向後傾倒)


▲彎曲膝蓋,臀部朝下、朝後降低,盡量使大腿與地板平行,並確保體重保持在腳後跟。(圖/康聯生醫提供)


4.重新站起(如圖1→圖2→圖1→圖2),反複操作。


5.建議組/次數: 每次練習可做 3至5組,每1組可做 8至15 下,下蹲時吸氣,上來時吐氣,切勿閉氣。請隨時注意身體狀況,調整運動強度。


▸特別注意:
1.胸口朝前。
2.背要打直,保持核心肌群穩定。
3.膝蓋朝向腳尖的方向


【示範2】高抬膝走/跑:訓練心肺適能


1.站立(如圖)


▲站立。(圖/康聯生醫提供)


2.雙膝分別抬起,膝蓋往胸部的方向靠近,約與肚臍平行。


▲雙膝分別抬起,膝蓋往胸部的方向靠近,約與肚臍平行。(圖/康聯生醫提供)


3.右腳、左腳持續交替(如圖2與圖3重複)。


▲右腳、左腳持續交替。(圖/康聯生醫提供)


4. 建議組/次數:體能狀況允許下,建議持續3至5分鐘,自然呼吸,切勿閉氣。如果自覺強度不足,可以加快速度跑起來。請隨時注意身體狀況,並適時調整運動強度。或是以有時走、有時跑的方式進行。


【示範3】伏地挺身:訓練全身肌群,特別以胸部、手臂、核心肌群為主


1. 俯臥姿(面朝下)。


▲俯臥姿(面朝下)。(圖/康聯生醫提供)


2.手掌位置與胸線呈一直線。


3.家中寶貝請上座(量力而為,非必要)。


▲家中寶貝請上座。(圖/康聯生醫提供)


4.用力將自己推起離地,並同時吐氣(如圖1→圖2)。


▲用力將自己推起離地,並同時吐氣。(圖/康聯生醫提供)


5.吸氣下至俯臥姿,並重複。


▲吸氣下至俯臥姿。(圖/康聯生醫提供)


6.建議組/次數:請依個人肌力/肌耐力與體能狀況,馬上調整。千萬注意負重的部份,和腰部的保健,量力而為。切勿閉氣。


【示範4】俄羅斯轉體:訓練核心肌群


1.坐下後,雙膝自然彎曲。


2.手持球(非必要,或是可用其它東西代替)。


▲坐下後,雙膝自然彎曲。(圖/康聯生醫提供)


3.肚子收緊,上半身略微向後呈現V字型預備。


4.上半身向左旋轉,並將球傳出。


▲上半身向左旋轉,並將球傳出。(圖/康聯生醫提供)


5.待回傳後收球,上半身向右旋轉,並將球傳出。


▲待回傳後收球,上半身向右旋轉,並將球傳出。(圖/康聯生醫提供)


6.如圖1→圖2→圖1→圖2,反複操作。


7.建議組/次數:請依個人肌力/肌耐力與體能狀況,馬上調整。運動過程中,請記得保持自然呼吸,切勿閉氣。


居家運動掌握5要點 避免運動傷害


康聯生醫運動管理師趙威婷說,家長每天可固定1個時段進行親子運動,也可以參考些線上教學影片增加活動量。趙威婷特別提醒,運動當然好,但是執行上述4組居家運動的之前和之後,應先掌握5要點,避免造成運動傷害。


▸要點1:定點式、簡單的、容易的動作,因家裡空間有限,可能不適合大範圍跑動的動作。
▸要點2:運動前,記得先花5分鐘做暖身,譬如肩關節環繞、脊柱側傾、腿後側伸展等,以免發生不必要的運動傷害。
▸要點3:運動後記得將運動過的肌群伸展一下,避免痠痛。
▸要點4: 在通風的環境下活動,並留意水分的補充。
▸要點5:避免在睡前2小時運動。


更多NOW健康報導
▸定期肝癌檢查仍罹患晚期肝癌 醫呼籲雙管齊下才正確!
▸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惡化快 荷爾蒙合併療法帶來福音

防疫 親子運動

最新消息

疫情在家如何和孩子度過? 親子共讀增進情感正是時候

樂親子
NOW健康
發布時間:2021-06-29 07:38:36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延燒,父母跟小朋友宅在家的時間越來越多,無法外出孩子悶的發慌,如何與孩子一起度過在家中的日子呢?根據研究顯示,親子共讀不僅可促進親子關係及穩定情緒,更有助於促進孩子腦部發育、語言發展及增進理解能力。建議不妨利用工作之餘,放下手機與電視遙控器,陪伴親愛的孩子一起親子共讀。親子共讀只要掌握以下幾個原則,就能讓孩子享受愛的陪伴:

24小時最熱


▸原則1:共讀0歲就開始,立即開始不嫌晚


孩子的大腦在3歲前會完成80%的發展,因此越早開始越好。嬰兒時期雖然無法瞭解文字意義,集中注意力的時間較短,但聽覺卻特別靈敏,此時共讀的重點不在於內容,而是讓寶寶透過爸媽的聲音及語調,得到情緒上的滿足。


▸原則2:啟動對話式共讀,與孩子一起說故事


2歲以上孩子可運用「對話式共讀」,用問答的聊天方式一起讀完1本書或是說故事,如此除了增加孩子對共讀的參與感及習慣外,也可在此階段將故事與孩子的生活經驗作連結,例如,將視力保健及事故傷害防制等帶入對話中,以從小培養孩子的健康識能。


▸原則3:海報物品隨手得,隨時隨地都共讀


親子共讀重在「共」字而不是高超的技巧,不侷限於任何時間及地點,也不必侷限於繪本、圖書,不論照片、圖片及隨手可得的物品或者窗外的景色,嘗試發揮想像力來說故事,甚至用白紙與畫筆,畫出自己想與孩子分享的事物並說給他聽,隨時隨地都能達到共讀的效果。


▸原則4:共讀時間由少而多,養成共讀好習慣


共讀的時間沒有標準,孩子累了就可以停止,不要因為忙碌而拒絕,短短的3至5分鐘也可以一起共讀,等孩子大約2歲後,再慢慢固定共讀的時間。若無法每日執行,即使每周進行2至3次也可以。


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呼籲,親子共讀一點都不難,再忙都要記得陪孩子說故事,不僅對孩子發展健康有所幫助,也能一起創造共讀的美好回憶。國民健康署製作相關素材,提供親子共讀的技巧及原則供家長參考,也可至國民健康署網站(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健康主題/嬰幼兒與兒童健康/親子共讀)查看,可與孩子有快樂的親子共讀時光。


更多NOW健康報導
▸疫情衝擊經濟生活壓力大 每天2包菸和老婆上床慘了!
▸疫情來襲企業如何化危機為轉機? 何修榕提出5大關鍵

NOW健康 親子共讀

最新消息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