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竇炎嚴重恐導致失明 微創手術納入健保造福患者

愛健康
By NOW健康
發布時間:2021-11-12 21:45:00

【NOW健康 王澍清/台南報導】1名64歲女士,過去有慢性鼻竇炎病史及免疫方面的疾病,因右側眼睛急性疼痛3天至奇美醫學中心急診就診,另外也長期有鼻塞症狀但都未接受檢查治療。經奇美醫學中心耳鼻喉部主治醫師王俞鈞檢查發現右眼腫脹紅熱,眼球有輕微突出及眼球活動受限,為眼睛蜂窩性組織炎,電腦斷層檢查發現有嚴重鼻竇炎及膿瘍,診斷為「右側慢性鼻竇炎併發右側眼睛蜂窩性組織炎及右側眼窩骨內側骨膜下膿瘍」,住院接受抗生素治療及3D立體定位導航鼻竇內視鏡微創手術治療,經治療後慢性鼻竇炎症狀皆已改善,門診內視鏡追蹤術後恢復狀況良好無復發情況,生活品質也改善許多。

24小時最熱


慢性鼻竇炎原因眾多 出現這些症狀建議積極就醫


鼻竇結構有分為上頷竇(兩側臉頰處)、篩竇(兩眼之間)、額竇(前額眉間周圍處)、蝶竇(鼻腔後上方位置),當鼻竇內有發生發炎反應則稱之為鼻竇炎。有許多因素會造成慢性鼻竇炎,包括鼻腔鼻竇內結構異常、過敏性鼻炎、抽菸、環境空氣汙染、感染、免疫功能缺乏/自體免疫疾病、異物、胃酸逆流疾病、遺傳性疾病等


慢性鼻竇炎在定義上為臨床症狀持續超過3個月,其主要症狀為鼻塞、鼻腔內膿鼻涕、嗅覺異常、臉部腫脹感或疼痛。次要症狀有頭痛、發燒、口臭、咳嗽、耳部腫脹疼痛、牙痛等。病人就診時會視情況安排內視鏡檢查及影像學檢查,評估鼻道鼻竇內有無混濁分泌物、水腫、發炎、長鼻息肉、結構異常造成組塞。治療方面,通常優先以藥物治療,藥物治療無效則須考慮接受手術治療。若慢性鼻竇炎沒有適時接受治療則有機會產生嚴重併發症,如眼部蜂窩性組織炎、眼眶眼內膿瘍、腦膜炎、腦膿瘍等,可能會失明甚至致命


微創手術改善慢性鼻竇炎症狀 術後仍需注意生活習慣


根據統計,慢性鼻竇炎的盛行率高達15%至20%。慢性鼻竇炎的治療,主要以類固醇鼻噴劑及滅菌生理食鹽水鼻腔沖洗為主,若有急性感染症狀會給予抗生素治療,有合併過敏情況,藥物則會加上抗組織胺。手術是以鼻竇內視鏡微創手術治療為主,但鼻竇構造複雜,鄰近腦部、頸動脈和視神經,一旦不小心恐傷及重要部位,若搭配精準定位病灶的3D立體定位導航系統,更能有效清除病灶及減少手術併發症。目前3D立體定位導航已納入健保給付,符合健保適應症則不需要額外自費,更造福更多慢性鼻竇炎病人。


王俞鈞醫師表示,慢性鼻竇炎為容易復發的疾病,病人平時應保持規律運動習慣、多補充水分、遠離空氣汙染、不抽菸、遠離二手菸、控制過敏症狀、鼻腔沖洗,如有不適症狀持續,應盡快就醫,有助於降低慢性鼻竇炎復發機會及避免進展成嚴重併發症。


更多NOW健康報導
▸沒完沒了的肩頸痠痛 你找到消除對策了嗎?
▸國產糖尿病控制藥「柔醣錠」限期回收 食藥署說明原因

NOW健康 身心健康 健保 慢性鼻竇炎 失明 微創手術

最新消息

血壓、血脂異常是腦中風的前奏?

愛健康
NOWnews
發布時間:2021-11-13 00:30:00

日夜溫差大,又到了腦中風盛行的季節。我們的腦組織就像一畝田地,需要有足夠的水分灌溉跟養份,才能維持生機不致乾枯,而運送這些水分(血液)、養份的渠道,就是腦血管。一旦腦血管壁產生粥狀動脈硬化,形成血管壁斑塊或是血栓,讓血管直接塞住,發生缺血性中風,就像良田得不到應有的灌溉、養份,很快就會乾枯,喪失原有的功能。

24小時最熱

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同時也是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教授的鍾芷萍醫師說,「高血壓、血脂異常、高血糖、吸菸是腦血管健康的四大危險因子,會讓血管提早老化,也就是粥狀動脈硬化的過程會提早或加劇形成,增加缺血性中風的風險。而曾經缺血性中風的病友,若再次或反覆發生中風,所造成的神經學傷害也會更大,更難恢復。最怕喪失語言能力、手腳失去力氣或臥床,雖然還有一口氣在、還神智清楚,卻沒辦法正常表達,獨力做自己想做的事,生活品質大幅降低。好在目前有很好的藥物治療可以大幅減低再次缺血性中風的風險。」

根據2020年所發表,一項在法國及韓國所做的研究顯示,針對因為動脈粥狀硬化病變所產生缺血性中風的病患,若能經由中強效的降血脂藥物,控制低密度膽固醇(LDL-C )<70mg/dL,對減少再次發生缺血性中風是有幫助的。在此同時,糖尿病的病友控制糖化血色素<7% ,血壓維持在 130/80 毫米汞柱的目標水平,其它病友(無糖尿病患者)的血壓,維持在 140/90 毫米汞柱以下,並戒菸,都是降低再次中風風險的必要條件。

鍾芷萍說,「同時有高血壓、血脂異常,甚至是糖尿病的病友,不在少見。這類病友往往需要同時吃好幾種藥,每天要吞一把藥,就是很大的心理壓力,同時有高血壓、血脂異常時,改服用高血壓、血脂異常這類複方藥是趨勢,可以讓病友心理壓力小一點,服藥的順從性也比較高,達到目標的機會,也會比較高。另外,高強度的心肺跟肌力訓練,對於降膽固醇,也很有幫助。」

千萬別因為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還沒有明顯引起不舒服,就抱著僥倖的心態,自覺沒那麼倒楣,也許會發生腦中風的不是我,不願意去面對。有機會到腦中風病房走一圈,就會發現這些病友,在中風前,也只是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異常而沒有任何症狀,而等到症狀發生時,已經產生不可逆的腦中風了。

除了運用有效的複方藥,簡化用藥外,建議每天要量血壓,三到六個月抽血檢查看一下總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糖化血色素。如果有吸菸,一定要戒菸。一旦抽血檢查有紅字,就要跟主治醫師討論,如何把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控制到小於標準值。以免失去身體的自由,讓個人的生命健康陷入險境,也加重了家人伴侶,整個家庭跟社會的負擔。

消息來源:NOWnews今日新聞

延伸閱讀:

NOWnews 身心健康 血壓 腦中風 血脂異常

最新消息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