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匹靈可預防心血管疾病? 專家:副作用恐更加嚴重

愛健康
By NOW健康
發布時間:2021-11-06 17:45:00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數百萬的美國人天天都在服用低劑量阿斯匹靈,來預防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發生,但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USPSTF)所推薦的阿斯匹靈新指南建議,許多沒有高風險疾病的老年人,其實不應該每天服用阿斯匹靈,否則反而會有反效果。

24小時最熱


因每天服用阿斯匹靈會增加內出血的風險,而且這可能會抵消阿斯匹靈對心血管的幫助。不過,針對已經有過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人,建議在諮詢醫師之後,再看看是否繼續服用阿斯匹靈


加州大學健康中心心臟病專家Steven Simon博士表示,仍有許多患者可能從每天服用低劑量阿斯匹靈中受益,包括那些已經發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和那些恐發生心血管事件的高風險者。


《The Healthy Heart Miracle》(健康心臟奇蹟)作者Gabe Mirkin博士說明,服用阿斯匹靈會減少凝血功能,這可能有助於預防心臟病的發作,但卻會增加大腦內出血導致中風或胃出血導致潰瘍出血的風險,尤其是60歲以上的人,更可能死於出血,而大於保護他們免於心臟病發作。


Steven Simon博士指出,心血管疾病是美國的第1大死因,幾10年來,醫師經常建議老年人服用低劑量阿斯匹靈來預防心臟病和中風。由於估計每年有60萬5千 名美國人首次心臟病發作,61萬人首次中風,因此預防這兩種疾病非常重要。目前處於草案形式並應在年底前完成的新指南如下:


▸60歲以上沒有心臟病發作、中風、血管支架或心臟手術或動脈嚴重堵塞的人,不建議服用低劑量阿斯匹靈,因為出血的風險可能超過對心血管的好處。


▸未來10年內中風或心臟病發作風險超過10%,且40至59歲的成年人,每天服用低劑量阿斯匹靈可能會有幫助,但這個族群的人使用前應該要先諮詢醫師。


▸根據加州大學健康中心Steven Simon博士表示,已經中風或曾心臟病發作,並遵循醫師建議每天服用低劑量阿斯匹靈的人,應該繼續服用,並非照著新的指南暫停服藥。


Gabe Mirkin博士指出,偶爾使用阿斯匹靈來緩解疼痛是安全的,但定期服用阿斯匹靈不僅可能會讓你容易出血,甚至會導致中風或其他內出血而死亡。若已經照處方籤每天服用阿斯匹靈,請勿在未諮詢醫師的情況下自行停藥。


編輯:王澍清


更多NOW健康報導
▸網球肘跟打網球無關! 上班族、家庭主婦都是好發族群
▸拒絕臉部老化鬆垮 對抗地心引力「超神拉提」面面俱到

NOW健康 副作用 心血管疾病 阿斯匹靈

最新消息

立冬養生掌握4大重點!養腎多吃這些「黑色食物」,進補前注意體質、胃腸狀況很重要!

愛健康
Bella儂儂
發布時間:2021-11-06 18:45:00

本周日(11/7)就進入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冬」了,代表冬季正式開始,台灣入秋以來最強的冷空氣也將於下周報到。民間習俗以立冬進補,這是稻穗已收割結束的時候,辛勞了一年,體力衰弱,要進補以恢復元氣。在這容易生病的時候,更要注重養生,立冬之後有 4 個養生重點要知道,一起在日常生活落實起來!

24小時最熱

延伸閱讀:養生之道在「減法」!跟著醫師做這7件事,掌握時間等於掌握健康,早晨先從一杯溫水開始

1. 冬季重養腎,這些食物可多吃

source:Chris Liu-Beers@Unsplash

根據的中醫五行理論,冬季對應腎臟,此時要注重腎臟的養護,中醫認為晚睡熬夜都容易傷腎臟;若要食補,則以五行中對應的「黑色食物」為主,如黑豆、黑木耳、黑芝麻補腎氣。天冷也要多進食溫熱食物,抵禦寒邪,如羊肉、桂圓、栗子、山藥等;少吃寒性食物如螃蟹、蛤蜊、筍,或與溫熱食物一同食用。

延伸閱讀:英國女王健康掌握5大養生秘笈!控制飲食、低限度運動,偶爾來點小放縱也是OK的!

2. 「補冬」不能隨便補!

source:迷惘的人生@Flickr,CC BY-SA 2.0

「立冬補冬,補嘴空。」台灣人在過去物質匱乏的年代裡,有立冬「補冬」的習俗,會在這個時節吃麻油雞、四神湯、藥燉排骨、人蔘雞湯、十全大補湯等,這些都是適合冬天進補的食物,適量吃沒問題,但千萬別盲目進補,最好還是先了解個人體質屬性是寒是熱,再選擇適合自己的藥材,否則很容易補壞身子。依中醫的觀念,感冒期間也是不宜進補的,喉嚨痛、發燒、皮膚病不宜,胃腸消化不良的人,也建議先將病灶治好再開始補身體。

延伸閱讀:台北「麻油雞」推薦這7家!阿男、阿圖、阿婧姑...麻油、米酒之外,現在還有加香菜的!

3. 養藏陽氣,「早睡晚起」最好

source:Joana Abreu@Unsplash

「冬,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代表秋季農作物已經收藏,此時的養生之道也要以「養藏」為主。陰氣極盛、陽氣潛藏,要養藏陽氣,生活起居要注意保暖防風,多運動以帶動氣血循環,且多曬曬冬日比較和煦的太陽,情志方面也要收斂、安定、平靜。根據《黃帝內經》的養生觀,秋冬能「早睡晚起」最好,也就是隨著太陽的規律去活動,順應自然,精神就會比較好。

延伸閱讀:每天總是睡不飽嗎?日本名醫傳授「6大睡眠心法」,讓你一覺醒來再也不會「心好累」!

4. 保暖注意重點部位,不咳嗽不腹瀉!

source:Alisa Anton@Unsplash

保暖不光是衣服穿厚點,有幾個重點部位要注意。首先是四肢要暖,手腳容易冰冷要穿戴手套後襪子來禦寒。後背、腹部、頭部和關節也是重點部位,尤其中醫認為冬日陰氣盛極的時候「上背部」受風寒就容易傷肺,導致咳嗽;腹部受風傷脾胃,就容易腹瀉,頭部一受冷風吹就容易出現頭痛或頭暈等情形了。這些傷害都會在冬日潛藏起來,並隨著春天的到來漸漸從身體裡浮出,別屆時才在後悔啦!

延伸閱讀:暖暖包使用方法要正確!放在這「5個部位」最保暖,拿手上效果最差!

參考資料:德善堂中醫〈立冬養生 衣食住行全面睇〉by 陳通註冊中醫師、台灣大百科全書〈補冬〉by 陳益源、和揚中醫診所〈節氣篇-立冬〉、仁心中醫〈冬養腎〉。

Bella儂儂 養生 立冬 養腎 黑色食物

最新消息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