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課不重要? 國外研究發現心血管健康的孩子成績好

愛健康
By NOW健康
發布時間:2022-02-09 21:39:34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又多了一項讓孩子們出去玩的好理由。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學童的心血管健康與學業之間有很強的相關性;瑞士科學家在日內瓦對學童進行了一系列測試,發現心血管耐力和心理技能之間存在關聯,尤其是在數學和語言這方面,研究發表在《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 & Exercise》(運動與運動醫學與科學雜誌)上。

24小時最熱


美國波士頓Northeastern大學,同時也是認知和大腦健康中心的聯合主任Charles H. Hillman是這項研究的作者,他在早期有個研究發現,學童的心肺健康與增強的執行技能之間有相關。


研究員Marc Yanguez表示,Geneva大學心理與教育服務學院(FPSE)與日內瓦的8所學校合作,對193名8至12歲的學生進行評估測試,包括穿梭跑測試──在相距22碼(約20公尺)的標記之間來回奔跑,並結合身高、體重、年齡和性別,來評估學童的心血管健康狀況。


Geneva大學心理與教育服務學院(FPSE)的研究員Julien Chanal補充,除此之外,也使用了9項任務來評估學童在3個主要執行功能中的能力,包括抑制、認知靈活性和工作記憶等,研究中測量了不同的指標,例如:孩童反應的精確度和速度等等。研究員發現,身體更健康的學生們,在數學和法語文法的成績更高;根據認知靈活性測試發現,他們也更擅長多任務的處理


Marc Yanguez表示,透過研究發現心肺能力、認知能力和成績等身體能力之間的關聯性,而凸顯出運動,也就是身體活動的重要性,尤其是上體育課有利於其他科目的進步,因為這會對孩子的整體發展產生影響。


編輯:王澍清


更多NOW健康報導
▸隱形眼鏡鏡片規格怎麼看? 食藥署解密:1張圖表秒懂
▸年後甩肉潮!健身房簽約注意5點 安全減重飲食10守則

NOW健康 健康 心血管 孩子 體育課 成績 學童

最新消息

全台鬧蛋荒怎麼辦?這5種「植物性蛋白質」比雞蛋更優質,吃太多、吃太少要注意「這些徵兆」!

愛健康
Bella儂儂
發布時間:2022-02-10 11:00:00

最近全台在鬧蛋荒,你家冰箱的雞蛋存量還夠嗎?作為一種營養方便又美味的蛋白質攝取來源,少了雞蛋,等於少了健康生活的一塊小拼圖。該用什麼樣的食物補上這塊空缺?讓儂編用 5 個重點來告訴你,關於蛋白質該怎麼吃、為什麼雞蛋那麼重要、又有哪些動物及植物的蛋白質食物可以取代雞蛋──甚至比雞蛋來得更好?

24小時最熱

延伸閱讀:雞蛋放冰箱可以放多久?蛋蛋保存掌握4點,「洗蛋」是大忌、「放蛋架」更容易有損傷!

1. 為什麼要吃蛋白質?

source:Klaus Nielsen@Pexels

蛋白質具有修補已建立組織的功能,血液中的蛋白質,如白蛋白、球蛋白等的構成也需要蛋白質;蛋白質也可以維持身體中的酸鹼平衡及水的平衡、幫助營養素的運輸、或構成酵素、激素和抗體等,調節生理機能,維持人體免疫力的充分。

蛋白質吃不夠,可能有容易飢餓、肌肉量下降、受傷復原速度慢、容易感冒生病、頭髮與指甲容易斷裂等情況發生;吃太多蛋白質,也要注意容易使鈣質流失,造成骨質疏鬆,與造成高血糖現象。

延伸閱讀:網路超夯雞蛋瘦身法!每餐加入雞蛋就能減肥,照著食譜吃一週狂瘦8公斤

2. 每天該吃多少蛋白質?

source:Ruslan Khmelevsky@Pexels

我們攝取蛋白質最直接的來源是「豆魚蛋肉類」食物,也就是黃豆與豆製品、魚類與海鮮、蛋類、禽類、 畜肉等──那麼每天吃多少的蛋白質才是剛剛好呢?依自身熱量需求不同,建議攝取的蛋白質份量約於 3~8 份左右,「1 份」就等於 1 顆雞蛋,或無糖豆漿 1 杯、小方豆干 1 又 1/4 片(40 公克)、去皮雞胸肉(30 公克)。衛生福利部建議,成人每天建議攝取每公斤體重 1.1 公克的蛋白質,70 歲以上長者則建議每天每公斤體重攝取 1.2 公克。

延伸閱讀:「家常蛋料理」5種簡單做!「蝦仁滑蛋」滑嫩關鍵在「牛奶」,茶碗蒸嫩滑秘訣快點學起來!

3. 為什麼「雞蛋」那麼重要?

source:ANTONI SHKRABA@Pexels

在各種蛋類食物中,雞蛋最為普遍、經濟實惠,它的蛋白質是所有食物蛋白質中最佳的,且含有大量的微量營養素如鎂、鉀、鈣、銅、鐵、錳、鋅、膽鹼等,及大量的維生素 B 群、維生素A、E 和 K 以及抗氧化劑如葉黃素;另雞蛋營養成分可減少氧化自由基生成,有保護心血管效果。

人們有「吃太多蛋膽固醇會過量」的觀念──這其實存有爭議,2015 年新版的《美國民眾膳食指南》已將膽固醇「除罪化」,不再限制民眾攝取膽固醇,因「無證據顯示高膽固醇飲食與血清膽固醇或心臟病有關」。但國建署仍建議,判斷蛋的攝取量時應同時考慮個人的健康與代謝情形,健康者每天吃一顆蛋是絕對沒問題的;也須注意體重的控制、飲食的控制及規律運動。

4. 優質「動物性蛋白質」有這些!

source:Pixabay@Pexels

蛋白質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動物性蛋白質,其含有較完整的必須胺基酸,因此容易被人體吸收;但它也有熱量高、膽固醇含量高的風險,因此食用上要特別注意。

「豆、魚、蛋、肉類」──魚肉其實是最佳的動物蛋白質攝取來源,營養價值豐富,且脂肪含量平均較禽畜肉類低,脂肪酸組成又較肉類更為健康;如小魚乾或帶骨的魚罐頭,這類能連著骨頭一起吃的魚類更是良好的鈣質來源。

一般來說,則不建議以紅肉作為蛋白質的主要攝取來源,它會增加癌症、心臟病、中風與糖尿病的風險,世界癌症研究組織(WCRF)就建議,每周攝取紅肉份量應少於 500 克(每天 70g)。

4. 更優質,「植物性蛋白質」吃這5種!

source:cottonbro@Pexels

比雞蛋及魚肉更好的,就是植物性蛋白質,雖說吸收率比不上動物性蛋白質,但它有低熱量、大量膳食纖維、含抗氧化劑及蛋白質不易變性等優點,是攝取蛋白質應優先考慮的選擇。哪些食物在雞蛋荒時,應該多吃一點呢?以下推薦最常見的 5 種:

1. 毛豆:毛豆每 100 克有 11 克的蛋白質,幾乎與雞蛋相當(13 g),擁有完整的「大豆蛋白」使其又有「田中之肉」的稱號,還具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纖維,對身體好處多多。

2. 豆腐、豆漿、豆干:這些都是台灣飲食中非常容易取得的黃豆製品。豆腐每 100 克可提供 8 克的蛋白質、豆漿 3.3 克,豆干最高,來到約 19 克。

3. 納豆、豆豉、味噌:這三者同屬「發酵類豆製品」,也都是很好的蛋白質攝取來源。納豆每 100 克有 18 克的蛋白質,豆豉 20 克 、味噌 12 克。經過發酵的過程,會使黃豆中營養物質吸收率更好,也能減少吃豆類容易脹氣的情況。

4. 鷹嘴豆:在中東與部分歐洲,鷹嘴豆是相當重要的農作物,當作主食以外還被製作成各種點心和藥物、工業用品。每 100 克就有 19 克的蛋白質,鷹嘴豆還提供了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熱量少、又有飽足感。

5. 穀物:穀物除了是良好的碳水化合物來源,也能為蛋白質作些許的補充。每 100 克燕麥含有 13 克蛋白質,藜麥 8 克、蕎麥 5 克,這些食物同樣都富含纖維、維生素與礦物質。

參考資料: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每日飲食指南手冊》、國建署「保健闢謠」〈聽說吃蛋對心血管健康有害,所以最好不要吃?〉、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營養與食安專區」〈不吃蛋就可以降膽固醇?〉

Bella儂儂 雞蛋 蛋白質 營養 蛋荒 植物性蛋白質 攝取來源

最新消息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