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必吃「清熱解暑」食物!營養師揭最佳消暑食物TOP 8

愛健康
By 每日健康
發布時間:2024-07-28 18:30:00

來源:Shutterstock

 

24小時最熱

潮健康/編輯部

 

夏天必吃「清熱解暑」食物! 營養師揭最佳消暑食物TOP 8

炎炎夏日總會讓人食慾不振,錯誤的飲食習慣更會使身體更加燥熱煩悶,進而影響日常生活、甚至影響工作效率。張語希營養師表示,夏季的飲食原則應以「清熱解暑」為主要目的,食用冰品、手搖飲料雖能獲得一時的沁涼感受,但冰品高寒性、高糖分的特性反而容易使體內濕氣堆積,無疑是「提油救火」。

因此,張語希營養師建議,民眾不妨將以下食材,添加至三餐的菜餚中,或在餐間當作點心享用,幫助身體清熱解暑,降低燥熱感受:

 

1. 冬瓜。含有豐富的纖維素,有助於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且清熱解暑效果顯著,能夠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

 

2. 苦瓜。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對於降火氣、去暑熱而言具有一定作用。苦瓜中含有「苦瓜素」,能夠促進消化液分泌並幫助腸胃道消化。

 

3. 山藥。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具有健脾養胃的功效,能夠幫助調理腸胃功能、促進腸胃蠕動並預防便秘。

 

4. 綠豆。清熱解毒效果顯著,常用於製作解暑的綠豆湯。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助促進腸胃健康。

 

5. 黃瓜。含有大量的水分和維生素C,能夠有效解渴和清熱,並幫助腸胃蠕動、消化與排毒。

 

6. 木瓜。含有「木瓜酵素」,能夠分解蛋白質並促進腸胃道消化。另外,木瓜也有顯著的清熱降火作用。

 

7. 火龍果。含有豐富的纖維素,促進腸胃蠕動之餘,亦具有清熱解暑的功效,適合夏季食用。

 

8. 西瓜。含有大量的水分和維生素C,有助於利尿排毒,促進消化。

 

延伸閱讀:夏天大啖「2冰品」恐越吃越熱! 營養師曝配料「這樣選」最能消暑

 

夏天起床總是「腫一圈」? 快吃「高鉀水果」排出鈉離子

台灣夏季濕氣普遍較重,若再加上平時嗜吃重鹹、重口味的飲食,容易引起愛美人士在意的「水腫」問題。張語希營養師指出,若發現體重起伏較為劇烈、或隔天照鏡子身體「腫一圈」,可透過攝取「高鉀植物」緩解水腫,幫助身體將多餘的鈉離子排出:

 

.奇異果。富含鉀離子,可幫助調節體內水分平衡;豐富的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則能增強免疫力和促進消化。

 

.香蕉。有助於補充電解質,預防肌肉痙攣。香蕉亦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助於腸道健康並促進排便。

 

.酪梨。含有豐富的鉀、健康脂肪和纖維,適量食用有益心臟健康和消化功能。

 

.芒果。富含鉀、維生素A與維生素C,有增強免疫力、改善消化的作用。

 

.柳橙。為一高鉀水果,富含維生素C,有助於保持水分平衡並增強免疫系統。

 

.草莓。含有適量的鉀和豐富的抗氧化劑,幫助身體消炎和促進腸胃健康。

 

.哈密瓜。有維持體內電解質平衡的作用,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水分,對於解熱止渴而言頗有幫助。

 

.火龍果。含有豐富的鉀和膳食纖維,幫助消化系統健康和保持水分平衡。

 

張語希營養師強調,高鉀水果不僅能夠幫助補充鉀離子,也能在夏季維持體內的水分平衡,預防脫水和電解質失衡。不過,體質偏寒、懷孕婦女及需要控制血糖者,上述水果應避免過量攝取。建議民眾有疑似中暑的症狀,應適當補充溫開水外,須盡速就醫,根據症狀與體質調理改善,避免症狀加劇。

 

延伸閱讀:夏天應該戒冰品、少吹冷氣? 專家詳解「夏季4大迷思」:多流汗不等於瘦身

張語希營養師小檔案潮健康專屬讀者社群邀約:不想錯過重要醫療健康資訊,現在馬上點擊加入潮健康LINE專屬讀者社群

 

超簡單又自然的方式,才幾個晚上,就能幫你消除討厭又煩人的痣!

準媽媽小心,這七種食物日常看似無害,但卻是孕期要避開的地雷!

夏天 消暑 每日健康 清熱解暑 消暑食物

最新消息

「1種魚」吃了變聰明!譚敦慈最推 考試前2週吃就有效

愛健康
Ettoday
發布時間:2024-07-29 15:00:00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24小時最熱

許多家長都希望孩子能贏在起跑點上,學業成績樣樣好,吃什麼最有效?無毒教母譚敦慈指出,Omega-3脂肪酸含量最高的魚是鯖魚和秋刀魚,其中她更推薦吃鯖魚,「可以幫助小孩變聰明」。過去國外研究也發現,考試前2週讓孩子吃魚,他們的理解力、記憶力都會變好。

「其實鯖魚我還蠻鼓勵的!」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在《小宇宙大爆發》節目中分享,人人都需要Omega-3脂肪酸,但人體無法自行合成,而Omega-3含量最高的魚類就是鯖魚和秋刀魚。國外曾做過許多研究,於考試前2週讓孩子吃魚,發現他們的理解力、記憶力都變好,但她認為該研究做得不好,「為什麼不平時就給小孩吃魚?要等考試才給他吃?」

譚敦慈鼓勵平時就將魚類加入飲食菜單中,因為不少研究都顯示,一週攝取2次魚類,能預防所有疾病,其中包括憂鬱症。因此可多食用鯖魚、秋刀魚、虱目魚柳、鱸魚等在盤子中能「看到頭尾的魚」;反之不建議鮪魚、魷魚、旗魚、鯊魚等大型魚類,因汞含量較高,吃多反而會變笨。

此外,譚敦慈也說,鯖魚可搭配不同食材烹煮,好處多多。像是鯖魚+薑,能促進血液循環、暖胃、補氣血;鯖魚+番茄,則可降低壞膽固醇、清除自由基;鯖魚+洋蔥,能夠預防血栓,降低血壓和膽固醇;鯖魚+芝麻,具有抗氧化與抗老化作用,尤其是黑芝麻鈣含量較高。

成年人一天需要吃多少魚油?營養師吳佳穎曾在粉專《營養師 拉拉-吳佳穎》衛教,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天需攝取300~500毫克。而根據食藥署營養成分查詢顯示,以每100公克常見魚類EPA+DHA含量(毫克)來看,鯖魚為4925毫克、秋刀魚2879毫克、大西洋鮭魚腹肉2389毫克、大西洋鮭魚生魚片1778毫克,大西洋鮭魚(去皮)則是1681毫克。

吳佳穎舉例,若每天要攝取500毫克的魚油,相當於每週需要吃進3500毫克的魚油,那麼一週只要吃一片100公克的鯖魚(EPA+DHA=4925毫克)就可獲得最基本所需的魚油量。

點我加ETtoday好友,接收更多新聞大小事。

ETtoday Omega-3 鯖魚 護理師譚敦慈 秋刀魚

最新消息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