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痛絕對不能默默忍耐 破解類風濕性關節炎10大迷思

愛健康
By NOW健康
發布時間:2021-10-24 21:45:00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關節痛,忍一忍就好?」、「關節痛只是因為工作太勞累?」類風濕性關節炎是種好發於中年女性的自體免疫疾病,馬偕紀念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李惠婷醫師指出,除了造成關節慢性疼痛之外,還會持續破壞關節,漸漸造成關節變形,甚至導致失能,可不是個「忍一忍就好」的小毛病。

24小時最熱


迷思1:類風濕因子RF陽性就一定是類風濕性關節炎RA?


類風濕因子RF(Rheumatoid Factor)只是類風濕性關節炎診斷的參考檢查之一,其他原因也可能導致類風濕因子RF陽性,而且有部分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類風濕性因子RF會呈現陰性。


導致類風濕因子RF陽性的原因很多樣,除了類風濕性關節炎外,還有其他自體免疫疾病、或是一些讓身體慢性發炎、感染的疾病,例如B型肝炎、C型肝炎帶原的病人,甚至有些腫瘤也會造成類風濕因子陽性。


若檢驗發現類風濕因子RF陽性時,還需要配合臨床症狀,和其他的抽血檢查來判斷,單純只有類風濕因子RF陽性,不代表就是類風濕性關節炎。


迷思2:只要雙手、雙腳出現對稱性關節痛,就是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溼性關節炎的表現大多是對稱性、多發性關節炎,但也有其他疾病可能發生對稱性關節炎,像是很常見的手部退化性關節炎、或其他的自體免疫疾病也可能有關節的侵犯,而造成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危險因子包括中年女性、抽菸、肥胖、有家族病史等。(圖/照護線上提供)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危險因子包括中年女性、抽菸、肥胖、家族病史等。典型的表現是同時侵犯雙側相同的關節,使關節腫脹不適,而且休息愈久,愈不舒服。患者於早上起床時,關節僵硬的狀況可能持續超過1個小時,較嚴重時甚至無法拿牙刷、擰毛巾。


若關節炎持續超過6週,還會抽血檢驗發炎指數、類風濕因子RF、CCP抗體等,李惠婷解釋,每個病人的表現不太一樣,臨床上會依據受侵犯的關節、關節症狀、關節外症狀、持續時間、抽血檢查等,做整體的評估。


迷思3:類風濕性關節炎RA是自體免疫疾病,聽說要多進補、多吃健康食品來提升免疫力?


李惠婷提到,這是錯誤的觀念。有很多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在確定診斷後就會開始使用各式各樣的補品、健康食品,反而錯過治療的黃金期。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因為身體的免疫系統亂掉了,而處於發炎的狀態,進補可能造成疾病惡化。早期藥物治療對類風濕性關節炎非常重要,愈早治療,愈有機會控制病情,建議應該要及早治療,把握黃金治療期。


迷思4:聽說類風濕性關節炎RA只要調整飲食,就可以不用吃藥?


早期藥物介入有助於減少出現併發症的風險,李惠婷說部分患者會嘗試飲食或民俗療法,拖了半年,發現關節還是持續發炎才回到門診,結果關節已經遭到破壞。關節破壞是不可逆的,可能造成關節變形,甚至導致失能。


迷思5: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RA得吃很多類固醇?


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第一線用藥是免疫調節劑,通常會使用1種以上的藥物,免疫調節劑通常需要服用大概1至2個月後才會出現療效,因此在發炎很厲害的時候,有可能會先使用類固醇抑制發炎反應,和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來緩解疼痛。


▲免疫調節劑通常需要服用大概1至2個月後才會出現療效,在發炎很厲害的時候,有可能會先使用類固醇抑制發炎反應,和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來緩解疼痛。(圖/照護線上提供)


部分病人在接受免疫調節劑、止痛藥、類固醇的治療後,還是沒有辦法控制發炎、緩解症狀,就會考慮使用生物製劑,或小分子標靶藥物。李惠婷說,目前已有多種藥物可以有效改善類風濕性關節炎,減少關節的發炎跟破壞,會根據病人的症狀,來幫病人申請使用。


類固醇並非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主要治療藥物,只要發炎狀況控制良好,便會逐步調低劑量,並停止使用。李惠婷表示,治療過程中都會依照疾病活性調整藥物,不至於長期大量使用類固醇,患者並不需要太擔心這個問題。


迷思6:類風濕性關節炎RA打針一定比吃藥好?


針劑和口服藥的作用機轉不同,都能控制類風濕性關節炎、預防關節變形,醫師會根據患者的狀況,調整合適的藥物。


迷思7:一定要打生物製劑嗎?生物製劑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效用?


生物製劑有很多種,治療機轉各不相同,有些可以抑制T細胞活化,有些可以抑制B細胞活化,有些可以與細胞激素(腫瘤壞死因子、介白素)結合,以抑制發炎反應。假使免疫調節劑的效果不如預期,才會申請生物製劑、小分子標靶藥物,目前藥物選擇很多,重點是要及早接受治療,才能發揮更好的療效。


迷思8:使用生物製劑需要經常換藥?


使用生物製劑時,醫師仍會根據病人的症狀做調整,李惠婷說可能轉換到第2種、第3種,才會找到適合的藥物。申請生物製劑之前都必須評估病人的共病症、使用的安全性,醫師會跟病人討論,最主要還是要看病人接受治療的配合度,如果可以遵照醫囑用藥,大部分病人都可以達到良好的控制。


迷思9:類風濕性關節炎RA患者只要關節不腫、不痛,就可以停藥?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種全身性的免疫疾病,即使是在關節不腫、不痛的時候,關節依然會持續受到破壞,有些患者還有關節外併發症,所以不可以自行停藥。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需要長期追蹤治療的慢性病,醫師會根據症狀適時調整藥物。(圖/照護線上提供)


迷思10:有類風濕性關節炎RA就不適合運動嗎?


很多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因為怕痛,或是已經有關節變形,所以就不敢運動。其實維持適度運動對患者很重要,可以防止肌肉萎縮、改善關節活動度。


患者可以與醫師、物理治療師討論,依照身體狀況設計運動處方,足夠的暖身及伸展,也有助於減少運動傷害的發生。


【本文由「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出處:類風濕性關節炎,迷思要破解!醫師圖文剖析


更多NOW健康報導
▸民進黨創黨元老朱高正大腸癌病逝 「腸」保健康5技巧
▸B型肝炎多數無症狀 長期反覆發炎恐肝硬化、肝癌上身

NOW健康 關節痛 風濕性

最新消息

糖尿病腎病變不可不慎 如何避免惡化成尿毒症、洗腎?

愛健康
NOW健康
發布時間:2021-10-25 08:45:00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台灣的尿毒症(末期腎衰竭)發生率在全世界排名第一,目前約有9萬名因為尿毒症正接受定期透析治療的病患。依據台灣腎臟醫學會2018年的統計資料,台灣尿毒症發生率為每百萬人口523人,盛行率為每百萬人口3,587人。尿毒症的新病人中,46.2%是糖尿病患者,可見防治糖尿病腎病變的重要性。

24小時最熱


糖尿病引發腎病變 疏忽不治療恐演變成尿毒症


內湖國泰診所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呂高安說明,糖尿病患者常會因為血糖過高而持續產生傷害腎臟的代謝物質,這些物質會在腎臟組織引發發炎反應、破壞腎臟組織,導致腎臟細胞死亡、腎臟排水排毒功能衰退、病患血中尿毒數值上升,並產生尿毒症狀。


糖尿病腎病變的初期症狀並不明顯,主要的異常是尿液中有微量蛋白質流失,此時若不治療,尿中蛋白質數量會逐漸增加,排尿時常有明顯泡沫出現。而尿蛋白數量愈多,腎功能衰退的速度愈快。若不謹慎處理,數年之內即有可能演變成尿毒症。


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2016-2019年間,18歲以上台灣人民糖尿病盛行率約為9.82%。美國針對糖尿病患的相關腎病變統計研究發現,約50%的糖尿病人有罹患微量蛋白尿以上的各種不同嚴重程度之腎臟病變,依此推估台灣應該有大約100萬名糖尿病腎病變患者,這些人都存在惡化為尿毒症的風險,由此可見此項疾病對於國民健康及醫療支出影響巨大。


糖尿病腎病變不可逆 醫師警告:不正規治療還可能更快洗腎


糖尿病腎病變是1種不可逆的變化!呂高安強調,當腎臟被傷害後,有功能的細胞死亡消失,原有的位置被沒有功能的疤痕組織取代,不論用任何藥物都不可能讓已死的細胞再復生,醫師能做的就是想辦法保住仍有功能的腎臟細胞,使腎臟功能能夠穩定住,不要再繼續惡化。


臨床上的治療目標就是讓血中尿毒數值穩定,不要繼續增加。而期望尿毒指數大幅度降低,是不可能的事情,呂高安說道。但是很多病人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自己私下去尋找並服用別人推薦的偏方,而不遵從正規治療,非但沒有因偏方而改善糖尿病腎病變,反而加劇了腎功能惡化的速度,在短時間之內即達到需要洗腎的程度。


預防尿毒症 高血壓、慢性病同時控制也是關鍵


此外,糖尿病腎病變患者經常同時罹患高血壓、高血脂及高尿酸等慢性疾病。這些疾病都會加速腎臟功能惡化,因此必須要同時治療,才能有效保存腎臟功能。這其中最重要的是高血壓,若是血壓控制不好,腎功能絕對無法被控制。


呂高安分享自己門診經驗,他說,許多病患會有疑問,認為吃這麼多藥一定會傷害腎臟功能。然而事實上,許多降血糖、降血壓及降血脂的藥物除了治療本身的疾病外,常有保護腎臟的作用,在醫師的適當使用下,可以幫助延緩腎功能的下降。


雖然尿毒症的陰影會帶給糖尿病腎病變患者極大的壓力,但是只要遵照下列要點積極面對,很多病人都可以長期維持穩定的腎臟功能:


1.按照醫師處方,定時服藥。
2.不吃任何其它藥物,若需要營養補充劑可與醫師討論是否適合服用。
3.積極控制血糖、血壓、血脂及尿酸數值於正常範圍內。
4.戒除抽菸及喝酒習慣。
5.多喝水、多運動、維持正常飲食及營養攝取。
6.注意保暖、建立良好衛生習慣、少去人群擁擠的地方,避免細菌感染。


更多NOW健康報導
▸民進黨創黨元老朱高正大腸癌病逝 「腸」保健康5技巧
▸B型肝炎多數無症狀 長期反覆發炎恐肝硬化、肝癌上身

洗腎 糖尿病 腎病變

最新消息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