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賴以玲/台中報導】家住台中的許姓雙胞胎在3歲時仍僅會少數詞彙,幾乎都以比手畫腳行為或「ㄋㄟㄋㄟ」、「抱抱」等狀聲詞表達想法,發展明顯落後同齡孩子,所幸經語言治療及媽媽悉心指導1年後,倆人語言能力接近同齡孩子,也能表達簡單完整句型,讓媽媽放下心中大石,也提醒發現語言發展障礙,務必馬上尋求醫療協助。
24小時最熱
家長及時發現到院評估治療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簡郁佩表示,許家有三姐弟,媽媽已經盡全力滿足家庭與孩子們生活需求,但仍發現雙胞胎的語言能力落後,到了3歲只會少數的單詞,也僅能以手指比畫或狀聲詞表達想法和情緒,無法完整表達句子,來院評估後,發現語言發展僅有2歲能力。
參與復健的語言治療師陳蓉妍表示,起初她以打招呼的方式詢問兩兄弟的身分時,他們無法表達自己是哥哥或弟弟,經過1年的語言復健,以及媽媽在家積極按表操課後,目前兩兄弟表達的詞彙量大增,不僅能正確使用連接詞,也能進行簡單溝通,還可以說出「我要吃漢堡」、「謝謝媽媽」等完整句子。雖然目前語言能力距離一般孩子仍落後約半歲,但只要持續努力堅持,還是有機會跟上同齡孩子。
陳蓉妍也指出,每位孩子語言發展速度不盡相同,若2歲仍未使用任何詞彙、3歲還未開始使用句子、4歲以後說話仍模糊不清、難以理解,以及5歲之後使用的語句短且錯誤,這些問題不僅會影響兒童的學業成就,更可能造成行為問題及心理社會調適不良等。
居家活動幫助語言發展能力
陳蓉妍介紹,父母在家可透過居家活動,促進兒童語言能力。例如鼓勵孩子進行聲音遊戲,多運用擬聲詞,或引導孩子進行互動式語音模仿活動;也可利用說故事時間,藉由角色扮演,引導孩子注意故事內容,同時能觀察家長的表情、情緒變化等,吸引孩子注意,以產生溝通動機。
另外,可透過製造溝通互動的方式,適時引發孩子探索與好奇心。例如把孩子喜歡的物品放在看得到、卻拿不到的地方,讓孩子主動開口要求或幫忙,或是當孩子語意不清時,故意裝傻猜錯孩子的意思,讓孩子做進一步澄清。
陳蓉妍提醒,只要提供孩子豐富的生活經驗,在安全的環境下,多接觸不同的人事物,並且和孩子說話時速度放慢,讓孩子聽清楚並能理解,當孩子對於對話內容有反應時,應立即給予回應以增加溝通意願,都有助於兒童語言發展。
更多NOW健康報導
▸網球肘跟打網球無關! 上班族、家庭主婦都是好發族群
▸拒絕臉部老化鬆垮 對抗地心引力「超神拉提」面面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