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謝症候群增染疫重症 專家曝澱粉類食物吃多恐這下場

愛健康
By NOW健康
發布時間:2022-05-09 14:00:00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腰圍一年比一年粗?BMI默默升高?別以為只是久坐發福,當心「代謝症候群」上身,各種疾病隨之而來。據國民健康署102-105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40歲以上國人超國5成有腰圍過粗且罹患代謝症候群的情形 ,如果沒有及早治療,代謝症候群患者將比一般人多出6倍的糖尿病風險、4倍高血壓風險、3倍高血知風險,以及2倍以上的心臟病與腦中風風險。

24小時最熱


代謝症候群共有5大判斷標準:(1)腹部肥胖,男性的腰圍≧90cm(35吋)、女性腰圍≧80cm(31吋);(2)血壓偏高,收縮壓≧130mmHg或舒張壓≧85mmHg或有服用血壓藥物;(3)空腹血糖偏高,空腹血糖值≧100mg/dL,或是服用醫師處方糖尿病藥物;(4)空腹三酸甘油酯偏高:≧150mg/dL,或是服用醫師處方降三酸甘油酯藥物;(5)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男性


台灣民眾的代謝症候群盛行率,隨著年齡而增加,年輕時男性患者多於女性,但女性45歲以上風險快速升高,甚至超過男性。代謝症候群問題又與過重、肥胖問題相關。台灣成人男性高達32%屬於過重,輕度肥胖則為13%,中重度肥胖也高達6%;女性則有19.3%屬於過重,輕度肥胖10.5%,中重度肥胖6.4%。過重比例不但隨年齡增加而上升,男性也普遍高於女性。


▲5項指標中了3項就要小心代謝症候群。(圖/潮健康提供)


代謝症候群與飲食有關? 專家:澱粉類食物吃太多


國內公衛營養專家,中研院特聘研究員潘文涵教授受訪表示,國人代謝症候群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肥胖」,並反映在六大類食物的選擇比例,尤其是「澱粉類」的雜糧米飯攝取太少,白飯、白麵攝取過多,影響血糖、血壓的控制。


潘文涵教授指出,國人除了常吃白米、白飯類,也多喜歡甜點、蛋糕、含糖飲料等高澱粉飲食,這些食物進入身體後,很快就會轉換成脂肪並堆積在腹部,造成內臟脂肪增加以及腹圍過寬的問題。


另一方面,日常飲食中攝取過多澱粉類食物,也表示豆魚蛋肉類、蔬菜水果類的攝取量將相對減少,降低了身體的抗發炎能力。


代謝症候群增加染疫重症率? 2種飲食法助改善


哈佛大學醫學院指出 ,代謝症候群的每項指標都可能單獨造成健康問題,而具備一項以上的代謝症候群因子,更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腎功能以及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風險。不只如此,代謝症候群的診斷指標如肥胖、高血壓與更高的COVID-19重症率、住院率、死亡率皆有所相關。


哈佛大學醫學院提醒,預防代謝症候群的根本之道是維持健康體重,將血糖、血壓、血脂控制在正常範圍之內。一旦發生代謝症候群時,應適當進行體重控制並改善飲食,可採取地中海飲食或得舒飲食的飲食原則,必須時應接受醫師診斷並處方相關藥物加以治療。


得舒飲食依從性愈高 降低代謝症候群風險


在2020年發表的一項回顧研究表示,地中海飲食及得舒飲食法的依從性愈高,可以降低腰圍、血壓、三酸甘油脂等與代謝症候群有關的身體狀況。地中海飲食的特徵是大量攝取蔬菜、水果,增加抗氧化維生素(C、E、B胡蘿蔔素等)以及多酚等營養。脂肪則以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為主。


得舒飲食則以是蔬菜、水、全穀類、低脂乳品、豆類、堅果為主,減少鈉而增加纖維素與鉀、鎂、鈣等攝取。流行病學的證據也顯示,較高的得舒飲食依從性,可以降低64%的代謝症候群風險,並與空腹血糖過高、腹部肥胖等現象呈現負相關。


衛福部國健署則提醒,預防代謝症候群可以分為5大原則:飲食上應注意「三低一高」,多選擇低油、低糖、低鹽高纖的食物;每日運動30分鐘減少久坐時間;不吸菸且少喝酒;適當發洩如運動、聊天、閱讀、唱歌轉移憂慮和壓力;善用成人預防保健檢查,及早發現代謝症候群問題。(文章授權提供/潮健康)


編輯:葉立斌


更多NOW健康報導
▸睫狀肌拉「緊」報! 專家示警:眼疾恐接連提早來報到
▸立夏如遇梅雨季遲來!天氣濕熱食慾不振 中醫蓮藕養生


就❤NOW健康:社群影音官網醫級邦

NOW健康 肥胖 得舒飲食 代謝症候群 澱粉類

最新消息

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改版 新增身份證字號使用更廣泛

愛健康
NOW健康
發布時間:2022-05-09 20:12:02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表示,為因應民眾反應,我國「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系統將增加顯示身分證字號資料之需求,並於今(2022)年5月10日上午8時完成版本更新。莊人祥表示,系統將從晚上9時暫停服務,更新完成後再啟用。

24小時最熱


健康證明新增身分證字號 今晚9點將暫時關閉


指揮中心指出,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申請,以電腦或手機直接上網辦理(網址為:https://dvc.mohw.gov.tw),執行3個步驟即可取得:


▸確認身分。


▸選擇項目:選擇「疫苗接種數位證明」、「檢驗結果數位證明」。


▸取得證明:於申請成功畫面點選「下載/列印 數位證明」,若需列印者也可使用「取得超商列印碼」。


指揮中心提醒,為更新原有版本的功能,網路平台預計在今日晚間9時至10日上午8時暫時停止服務,進行版本更新。有急需使用者,請先提前下載。詳細下戴及驗證系統操作方式可以參考衛生福利部官網數位證明專區。


台北市府指稱未收到快篩 指揮中心澄清


針對北市府表示「指揮中心承諾撥補73萬快篩試劑,卻未到貨。」指揮中心回應北市府提出的快篩未到一事,莊人祥強調在5月6日用電子郵件通知各縣市後,各縣市都快速回報配送點與收件資訊。經過與市府溝通後,了解接受的時間與地點後,已經在5月9日、5月11日與5月13日,分批配送30萬、23.5萬與19.5萬劑快篩,並未延誤。


▲指揮中心表示,已經配送73萬劑的快篩給北市府。(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低頭族也是青光眼高危險族群! 眼科醫師解析治療趨勢
▸本土疫情狂燒不敢回診! 醫憂思覺失調症患者病情惡化


就❤NOW健康:社群影音官網醫級邦

NOW健康 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 改版 身份證字號

最新消息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