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除了健康飲食+運動外,正確早午晚「喝水6時機」要把握!

愛健康
By 妞新聞
發布時間:2021-10-12 14:00:00

俗話說的好:「人可三日無糧,不能一日缺水。」由此可知,充分的水分補充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多喝水不僅有助於促進腸胃蠕動、預防便祕,對於維持人體代謝機能正常運作,也有一定益處。因此,想要成功甩肉,學會如何正確喝水、補對水分,可謂首要關鍵!

24小時最熱

不想水腫纏身更要補水!

每日建議飲水量:體重乘以30~45毫升恰恰好

不過,偏偏坊間卻有不少民眾認為,自己是喝水也會胖的體質,或擔心補水過度易導致水腫問題找上門,而不敢喝水。可是真有這一回事嗎?吳宏乾、何姿萱、孫于盛、張致浩、簡偉翰、林美辰、吳庭蓁、林婕安8位知名中醫師在共同著作的《八位醫師聯手調配的減肥七日餐》一書中提到,其實飲水量太少,反而會讓身體細胞產生「渴」的訊息,而緊緊抓住水分,導致水分不易排出,造成易水腫體質。所以,擔心水腫上身的減重瘦身族,更要養成少量多次的飲水習慣,增加水分在體內吸收,以及利用循環的時間。至於,減重瘦身族每天該補充多少水分才夠?一般來說,正常成年人每天應喝的白開水量為「體重(公斤)×30~45」毫升;也就是說,體重60公斤的成年人,每日建議飲水量為1800~2700毫升。但值得注意的是,若是有運動習慣,或在容易流汗的環境工作者,喝水量則建議需提高到至3000毫升左右為佳。

喝水也有訣竅!減重瘦身族把握6時機,正確補水不NG

除了說明如何自我評估每日水分攝取量,8位中醫師更推薦有瘦身需求的民眾,不妨可養成準備1個500毫升保溫瓶的習慣,來測量一天的飲水量是否充足。此外,更以一天2400毫升左右的水分補給量建議量,教導大家怎麼把握早午晚6個最佳飲水時機正確補水:

時機1/起床:睡著時腸胃蠕動較慢,起床時又是空腹,此時喝水,吸收更完全,也能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排便,減少便祕的機會。如此也能讓濃稠的血液變稀,降低心肌梗塞等疾病發生的機率。

時機2/早上:在上班或上課前,放杯水在身邊,隨時補充水分。

時機3/午餐前:午餐前喝水,可以增加飽足感,避免吃太多。

時機4/下午:放杯水在身邊,隨時補充水分,此時至少要喝1天所需水量的一半以上,以500毫升的保溫瓶來測量,應該要接近3瓶了。

時機5/晚餐前:晚餐前喝水,減少吃飯的量。飯前半小時先喝水150~200 毫升,除了有飽足感,可以幫助消化,還可避免胃食道逆流。

時機6/晚上:回家後再準備1杯水,盡量在睡前1個小時之前喝完。睡前1小時內盡量不喝水,避免夜間有尿意而影響睡眠。

【中醫師小叮嚀】:

最後要提醒的是,白開水是人體補充水分的最佳選擇!想要甩開肥胖問題,一定要戒除以飲料代替開水的習慣,才不會在無形中攝入很多糖分,快速地使血糖上升,又缺乏營養價值,反倒造成身體負擔。另外,酒精也是導致人體發胖的關鍵,純酒精1公克的熱量就高達7大卡,又有促進脂肪合成的作用,建議有瘦身需求者也應少碰。

喝水會胖?心臟病、肝腎功能異常3族群宜限制

怎麼動都瘦不下來?搞懂7個觀念才會瘦

喝水會胖?醫:喝水減重4撇步遠離復胖

減肥 妞新聞 運動 身心健康 健康飲食 華人健康網 多喝水

最新消息

WHO公布新冠「長期症狀」定義 這4大症狀都包含在內

愛健康
引新聞
發布時間:2021-10-12 18:04:56

(陳樂珊/綜合報導)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疫情長期影響了人類的生活,而世界衛生組織(WHO)日前首次公佈「新冠長期症狀」(Long Covid)的定義,試圖為新冠肺炎最神秘的面向,緊急提供一個釐清方向,(Long Covid);其中「腦霧現象」指的是大腦的專注力、記憶力和思考理解力,產生失調、退化的症狀表現。

24小時最熱

圖/「新冠長期症狀」包括持續呼吸困難、疲勞、抑鬱及腦霧。引新聞攝

根據報導,「新冠長期症狀」指的就是染疫後後遺症的問題,許多染疫後康復患者,仍長期飽受身體各種症狀,世衛應急衛生計劃執行主任邁克·瑞安(Dr Mike Ryan)表示:「這場大流行尚未結束,它會繼續引起疾病造成死亡,也繼續對世界各地的人們造成長期後果。」

綜合外媒報導,通常在發病後3個月內,還會出現染疫症狀,且持續到2個月以上,同時無法透過醫學診斷做出其他解釋。其常見症狀包含呼吸急促、認知功能障礙、疲勞及其他症狀,而這些症狀皆會對日常生活造成影響。

熱門新聞:圓規颱風逐步逼近 彭啟明:不排除會侵襲台灣

新冠肺炎 COVID-19 引新聞 身心健康 WHO 長期症狀 腦霧現象

最新消息

分享文章: